文章轉載來源 新工業洞察
放眼互聯網,“云”已經成為全球科技巨頭亞馬遜、微軟、谷歌、阿里、騰訊、百度、華為的第二增長曲線。
近期,阿里、百度、騰訊都對外發布了他們新一季度的財報。此前,電商、搜索、游戲都是外界看待他們價值的重要業務,如今阿里云、百度智能云、騰訊企業服務則擔起了他們新的增長極的新動能。
在數字經濟的推動下,云被運用到各行各業,其中工業云也迎來增長加速度。8月22日,騰訊發布消息稱,將于智博會期間與兩江新區簽約設立騰訊云工業互聯網智能產業總部。這也是騰訊繼西南總部之后,又一功能型總部落地重慶。
近幾年,以阿里、騰訊、百度、華為為代表在工業云上的布局動作頻頻,尤其是去年疫情之下,更多工業企業意識到上云的重要性。立足現在,工業化云離爆發還差多遠?
工業提速增效需要“云”
提起云,用戶接觸更廣泛的產品應用中釘釘算是其中之一。工業云更多的是跟制造行業相關。
我們先了解下它的概念,工業云通常指基于云計算架構的工業云平臺和基于工業云平臺提供的工業云服務,涉及產品研發設計、實驗和仿真、工藝設計、加工制造、運營管理及企業決策等諸多環節。
那云是如何為工業服務的呢?我們可以從玩家代表的入局形式來看。在云計算領域,IaaS、PaaS、SaaS這三個部分組成了它的金字塔,同樣的工業云的發展也是靠這三個部分發揮協同效應。
其中,工業云服務常見的方式有工業軟件即服務(SoftwareasaService,SaaS)、工業基礎設施即服務(InfrastructureasaService,laaS)、工業平臺即服務(PlatformasaService,PaaS)等方式。比如我們了解的互聯網巨頭阿里、騰訊、華為等,他們更多的都是做好底層的搭建,這也就是laaS。
一般來說,云化往往始于IaaS,在有平臺之后在其基礎上又以SaaS為落腳,豐富云端生態,以切實有效提高經營和管理效率。
那工業為何會需要云?這就跟工業行業的特點存在較大關系,盡管行業工程復雜但是要想提升效率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根據機器之心報道:以制造業來看,制造業年度數據產生量為各行業之首,每年大概可產生 1,812PB 的數據量,超過通訊、金融、零售等行業。
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主體,全球不少國家的制造業都為經濟發展貢獻巨大的力量?;仡欉^去20年,制造企業決策過程因數字信息的大量增長而變得復雜,出現這種情況之后帶來的影響是提升效率的速度變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不少企業正試圖通過智能化技術有效地處理和利用信息,解鎖數據的模式和可用性,甚至解決一些之前無法預見的問題。相對于傳統的工業軟件來說,工業云則具有更廣泛的應用價值,尤其是在提升效率與降成本方面,云的作用就是得天獨厚。
此前,工業界普遍認為,工業人工智能平臺讓企業以更低的成本應用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在工業領域的落地和普及的必要條件?;诠I云的落地很重要,巨頭們抓住了這一領域的發展先機。
科技巨頭卡位搶占工業云賽道
了解了工業云的概念之后,其實這也不難理解互聯網巨頭的觸角會伸向工業領域。不論是阿里、騰訊,還是華為、百度,本身他們做的云計算就不只是單一的面向某個行業,而是想要將云計算技術賦能不同的行業,雖說在前期更多的是面向消費級市場,但面向B端的市場有更大空間。
以時間線來看,早在2017年,巨頭們都已經有所行動。
2017年9月15日,在“2017百度云智峰會(ABC SUMMIT)”上,百度副總裁、百度云總經理尹世明表示,百度云ABC已經深入物流、工業、金融等領域,那場大會首鋼、寶鋼兩家工業巨頭成了最受關注的嘉賓;
2017年11月,阿里云宣布將在廣東建設阿里云工業互聯網云平臺,將全國工業云總部定于廣州,未來要以ET工業大腦持續與廣東制造業融合;
2017年12月,騰訊云在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發布了騰訊首個工業云平臺。
因工業互聯網價值不斷顯現,越來越多的工業企業將上云納入企業發展的“必選項”,這也推動國內工業云市場規模節節攀高,同比增速加快。
此前,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發布了《中國工業云市場跟蹤(2020下半年)》。報告顯示,2020下半年中國工業云市場規模達到23.0億美元,同比增長33.9%。2020下半年,工業云基礎設施市場增速與云解決方案市場基本持平,分別達到32.7%和36.7%。
尤其是因疫情黑天鵝的影響,工業上云同樣也提速。對于制造行業來說,疫情帶來的最大影響就是工廠停工,機器停擺,如何在空間跟時間層面實現云復工很關鍵。
在特殊情況下,因疫情下的各類生產、商業、社交限制,讓更多企業意識到主動尋求改變企業上云的重要性,甚至從根本上改變工業客戶對工業云解決方案的態度?;谝庾R層面的改變,不少企業主動探索適合自身的上云、用云場景。制造行業企業上云的需求有了,那他們對于平臺跟應用解決方案的需求自然也水漲船高。
因云計算是個高門檻的行業,技術與資金是兩個關鍵指標。同樣的在工業云領域,依舊是巨頭在瓜分市場。
根據IDC報告:從工業云基礎設施市場競爭格局來看,目前,頭部廠商占據大量份額,公有云和私有云基礎設施部分,前五位分別占據81%和70%市場份額。其中,私有云基礎設施仍然是當前大型工業企業的主要選擇。
因離散制造行業客戶線上連接與協同、線上營銷等需求進一步拉升了工業公有云基礎設施市場增速,公有云不但在增速上超過私有云,在增量上亦首次超過私有云,成為整個工業云基礎設施增量的主要領域。
在巨頭發展工業云的過程中,我們也看到平臺依舊是核心。據悉阿里云的工業互聯網版圖包括ET工業大腦、supET、飛龍、飛象工業互聯網平臺等,主要是打造工業數字化服務的「淘寶網」;華為云工業互聯網以華為云EI作為他的核心利器,將自家的FusionPlant平臺定位為工業互聯網領域的“黑土地” 。
雖說制造行業企業上云的需求巨大,未來這個市場規模也是可觀,只是就目前的發展來看場景落地依舊有不少難關要邁。
工業云厚積薄發欠缺什么?
盡管制造行業企業上云是趨勢,并且國家推出不少利好的政策鼓勵企業走上數字化轉型。但對于工業行業來說,本身是個重資產的領域,企業上云還是會要考慮諸多因素。尤其是如何選擇合適的“云”這是一個核心點。
在任何行業,一項基于新技術的產品從誕生到在企業用戶當中得到廣泛使用,有三個關鍵問題需要解決。把這個規律應用到工業領域,邏輯依舊相通。
1、技術性問題。一般來說,工業云平臺包含軟件還有虛擬的服務器,具備對數據進行接收和處理的能力。工業云平臺可以說是物聯網完整解決方案里面最為基礎的一個。對于制造行業來說,技術除了能夠解決一些共性問題,如何解決好不同的企業的個性問題這又是個難點。
有業內人士表示:工業互聯網需要和人工智能、互聯網、5G、IPV6等技術融合,如何與技術融合亦成為工業互聯網需攻克的難點。新技術本身是否具有領先性,以及是否具有持續成長的可能性?
2、應用場景問題。中小微企業主要集中在離散型制造業,市場更新迭代非???,一種產品的產線往往幾個月到一年的時間就需要重新調整,投產市場最新流行的產品,每次調整還需要培養數字化技術人才或者是支付外部的維護費用,這又是一筆新增的且需要持續投入的支出。
因行業之間痛點難點不一樣,基礎不一樣,要實現的路徑也不一樣。目前在應用推廣過程中難以形成一個快速的、跨行業的、可復制可推廣的綜合解決方案。
3、商業化問題。在云計算行業,不論是平臺還是提供應用解決方案,其實都在思考一個問題如何進行商業化變現,選擇怎樣的商業方式交付產品和服務?選擇什么樣的形式去變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企業的選擇,畢竟云計算實現盈利都要實現規?;鲩L。如何讓更多企業選擇他們的產品跟服務,這又是另一個要實現突破的地方。
結語
此前,工信部印發的《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中明確提出,打造符合中小企業需求的數字化平臺、系統解決方案、產品和服務,帶動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能力提升和訂單、產能、資源等共享。
對于中國普遍的工業領域企業,要通往“數字化大陸”道阻且艱,千里之行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工業級操作系統或者軟件就能完全解決,它需要的是平臺或者應用能夠切實的解決實例問題。
目前,雖說企業上云是趨勢,在工業領域企業上“云”的難度顯然更厚重,而這更考驗各路玩家能否迎著難點針對性的解決。云計算領域是個黃金賽道,工業云也在逐漸釋放其價值,未來能否成就更多獨角獸,也許時間會給出答案。